壽險利差損危機 明年暫緩解
[2020/10/12]

工商時報 彭禎伶

壽險2020年新利差損危機將「緩解」。據壽險業預估,2020年觸及可提前贖回的國際板債券近新台幣1.3兆元,但2021年僅約今年的三分之一、約新台幣3,600億元,且投資經常性收益率(recurring yield)有極大的機率會比今年更高。

經常性收益率代表壽險業每年可固定拿到的利息或租金收益等,若可與舊保單利率拉齊,即可確定帳上無利差損,所以各大壽險公司都努力墊高經常收益率。

疫情讓全球央行紛紛祭出無限寬鬆政策,利率降到谷底且不確定何時能回升,國際板債券2020年爆出提前贖回潮,前九月提前贖回債券金額達434.5億美元(約新台幣1.28兆元),創史上新高。

國際板債券有逾8成握在壽險業手中,前幾年發行4~6%的高利率債券提早贖回,錢只能暫時放在銀行或改買2~3%多的新債券,加上全球都錢淹脖子,債券利率屢創新低,壽險公司經常性收益率急速下降,大型壽險公司今年難保4%,利差損缺口再現,只好加大在股債市殺進殺出,用資本利得彌補利息收入。

但國際板債券提前贖回潮第四季可望暫歇,且明年情況可比今年好。據統計,第四季觸及可提早贖回條件的國際板債券剩下約27.78億美元,是四季中金額最小的一季,前三季各有100~200億美元不等,壽險業今年前三季被提早贖回逾新台幣1兆元的高利債券,經常收益率急速下降的危機可望暫時解除。

而明年觸及可提前贖回條件的國際板債券金額,預估約122億美元(將近新台幣3,600億元),僅約今年26%,壽險業再投資壓力可大幅減輕,雖然目前市場利率仍低,經濟復甦前提下,主要大型壽險公司估2021年投資利率會比今年回升,即利差損缺口可望再反向縮小。

另外,因為壽險業今年突然有上兆元現金要再投資,國際板債券今年到9月共新發行167檔,較去年同期成長77.7%,發行金額已達555.63億美元,比去年同期成長近193%,且提早「創歷史新高」,即前九月的發行量已經創史上全年發行量新高。


附檔: